1904年2月8日,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的指挥下,发动了突袭,袭击了位于中国东北的旅顺港,这是当时由俄罗斯帝国控制的港口。在这次袭击中,俄罗斯帝国太平洋舰队的三艘精锐战舰被重创,但俄罗斯当局竟然在次日白天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。这一事件标志着日俄战争的正式爆发178炒股配资论坛网,而围绕旅顺港展开的战斗,才刚刚开始。
回顾历史,早在1894年甲午战争期间,日军将领乃木希典便带领日本陆军,在海军联合舰队的支援下成功登陆旅顺口。1894年11月21日,日军发起了对旅顺的进攻。仅仅一天后,11月22日,乃木希典便带领日军成功占领了旅顺。此役之后,乃木希典声名鹊起,成为日本军中的传奇人物,被誉为“军神”。旅顺也因此成为乃木希典走向辉煌的起点。
展开剩余75%然而,十年后,沙俄对旅顺的渴望愈加强烈。在德国与法国的联合施压下,俄罗斯强行占领了旅顺。到了1904年,日本帝国和乃木希典都希望他能在旅顺再度重现1894年那一场“奇迹”。但此时的旅顺,已不再是十年前的模样。俄罗斯驻军不仅在这座城市经营多年,且根据本土的标准进行了精心布防,火炮数量多达116门,而驻军人数也已增至4.2万人。
日本军队虽然在最初只有5万人,但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,兵力迅速扩充至13万人。尽管如此,乃木希典在付出了数万伤亡之后,仍然未能攻占203号高地。203号高地成为了战争的关键,而俄军的两门150毫米加农炮,则是高地上防守的核心武器。正如英国战地记者弗雷德里克所描述:“个子矮小的士兵们冲出掩体,奋力冲向敌阵,山顶上火光闪耀,两门炮口对准了步步逼近的日军。”
203号高地不仅是旅顺的门户,也决定了日军能否继续推进。俄军在高地上的火炮和机枪,给日军带来了巨大压力。日军频繁发起密集冲锋,而这正好为俄军的火炮创造了理想的射击条件。与此同时,俄军还用地雷和“胶棉弹”对日军进行阻击。胶棉弹是一种由硝化棉制成的自制炸药,爆炸后产生的火焰,令日军士兵无路可逃,许多人被活活烧死。随着日军的进攻不断深入,战场局势也逐渐恶化。
在这种情形下,日军不得不通过坑道战向敌阵发起进攻,203号高地的坑道战几乎成为了一场极为激烈的“人海战术”演练。俄军指挥官索洛维耶夫上尉在日记中写道:“刺刀战是战斗的最后一线防线,教会士兵如何用刺刀拼杀,是保证阵地不丢失的关键。”为了这场生死搏斗,日俄双方的士兵们付出了惨烈的代价。
最终,乃木希典未能突破203号高地。明治天皇迫不得已将战事交给了儿玉源太郎,后者采取了更加猛烈的战术,集中火力猛烈炮击敌阵,甚至不惜自家炮弹爆炸伤及己方。然而,这种战术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日军第一天的伤亡便超过千人,而经过一周的激战后,日军终于以超过8000人的伤亡代价,拿下了203号高地。
在占领了203高地后,日军开始利用其优势,进行对旅顺城的炮击,甚至击中了俄军的油库,引发了猛烈的大火。大火持续了一整天,这为日军进一步的进攻创造了条件。经过135天的苦战,直到1905年1月1日,日军才彻底占领旅顺港。此次战役总投入兵力13万,伤亡人数高达5.9万,几乎损失了一半。旅顺战役成为了日俄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斗,也为日军最终取得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